来源:灞源镇
今年以来,灞源镇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,聚焦主业,强化监督执纪问责,创新思路抓预防,标本兼治重治本,严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,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
严格落实“两个责任”。在工作中,坚持以上率下,持续传导压力。灞源镇党委带头履行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,今年来,召开专题会、座谈会、落实“两个责任”汇报会等会议10余次,强化措施、明确要求。组织镇村干部系统学习了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,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领导班子全面领导责任,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主要领导责任,参与决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员重要领导责任。灞源镇党委书记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,落实“四个亲自”要求,领导班子成员落实“三个抓好”要求。年初,与基层党支部签订了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》,机关工作人员签订《廉洁从政承诺书》,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延伸到人到岗。灞源镇纪委建立健全了执纪问责、诫勉谈话、逐级汇报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台帐等制度,将问责抓到底,强化纪律审查力度,全面压实“两个责任”。
开展“红线”警示教育,架起反腐“高压线”。 8月1日,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九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后,灞源镇纪委立即组织对镇机关领导干部和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,原原本本进行了学习,并针对性地学习了省市县纪委《关于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下一步重点查处扶贫领域存在的四类突出问题,开列了负面清单,画出了“红线”,架起了“高压线”,划出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可触碰的“底线”。此外,还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、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,促进村组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,正确使用手中“微权力”。
出重拳,下猛药,严查“微腐败”。工作中,坚持凡是敢向贫困户和扶贫项目资金伸手的,坚决查处、绝不姑息,对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进行严厉问责。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有关村干部虚报冒领、克扣截留、失职渎职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,对挪用扶贫资金报销电话费、误工费等违纪行为“零容忍”。对三个村的支书、主任、会计共9人全部给予了党政纪处分。特别是,对一名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不到位的原村支书进行了严肃问责。通过严查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,达到了“查处一个、问责一个、通报一个、警醒一片”的效果,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群众的“获得感”。
强化监督制约,营造“不想腐”的长效机制。研究制定了灞源镇《党风廉政监督员工作职责》、《信访举报工作制度》等6项制度,强化监督制约。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行,加强对监委会成员的培训力度,使其正确行使权利,做到民主监督。在27个行政村中,严格实行“双签双报”制度,坚决杜绝一个人说了算或签了算的现象。同时,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、办公纪实、请销假等制度,加强考核管理,督促财政部门及时发放村干部的工资,使村干部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和顾虑,把集中精力用在抓村务、抓发展,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来。
通过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有效斩断了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,初步形成了“不想腐、不能腐、不敢腐”的良好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