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|
|
|
|
来源:西安新闻网-西安日报 作者: 时间:2017年01月13日
《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》,是《人民日报》曾发表的一篇评论。这个标题引人深思、过目难忘,每次重读都有新的感触。 什么是“最好的位置”?在西安八办,保存着1938年11月刘少奇同志起草《论共产党员修养》初稿时说过的一句话,“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做‘只见公仆不见官’的模范党员”。习仲勋同志也给党员干部讲过四句话:第一句是“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”;第二句是“不当‘官’和‘老爷’”;第三句是“走出‘衙门’,深入乡村”;第四句是“当好西北人民的忠诚勤务员”。 朴素的话揭示了一个真谛,只要是把岗位用来干事,干服务百姓、服务城市之事,这个位置就是“最好的位置”。特别是区县委书记、区县长和各级局长,是党派在这里“站岗放哨”的,都在加快西安发展的重要岗位上,如果离开了现在的位置,任何远大理想也都实现不了!要珍惜这个干事创业最好的岗位,在岗更要在状态,撸起袖子加油干! 古语讲,“一日三省”。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经常问一问:我是否做到了今日事今日了,“事不过夜”?我把今天事是否干到了最好?在我这个岗位上,历史上谁干得最好?和先进比我还存在哪些不足、有多大差距?如果人人都能踏实干事、忠诚服务,就会把自己的位置干成“最好的位置”。 反之,如果不作为、慢作为、懒作为,得过且过“混日子”,甚至乱作为,就只会把位置干成自己的“滑铁卢”。 我们说,党员干部不要在“最好的位置”上睡觉,但现在还有人一遇事就犯困,这种干部要么是能力不足,要么是没有把心思用对地方,对能力不足的要督促他加强学习、提高能力,对思想抛锚的要让他提神醒脑,把心思用到正向上,对反复叫不醒的,让他换位置、腾板凳。还要注意一种现象,那就是有个别人嘴上清醒、行动上睡觉,有态度没行动,这种干部不是没能力,而是缺干劲,要加强监督,用制度和纪律的重锤敲醒他,让其猛醒,跟上节奏。 珍惜岗位,忠诚服务,在能干事的“最好的位置”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,是每位党员干部应该永远葆有的精神品质。
|
|